Monthly Archives: 九月 2013

聲音太細了!

IMG_4905作者:謝家亮

「我的孩子好怕醜,說話口窒窒,將來唔知點算?」明德的爸爸時常埋怨。明德很用功,上課很專注,功課做足; 一切都很好,就是有口吃。他的情形是先天的。

我的學生中,口齒不清的有兩位,各有不同理由。一個先天,一個後天。與明德不同,樂希的口吃源自心理因素。他平時很少說話,一到演說就十分緊張,說話急速; 加上踏入青春期,正處於變聲階段,不能大聲說話,以致發音十分含糊,人家無法聽懂。覺得自己說得不好,人便更緊張,說話更急速,形成惡性循環。

處理樂希的個案,有可為有不可為。青春期生理變化,他的聲音陰陽怪氣,時而尖時而沉,這種現象不能一時改變。但是樂希的怯懦性格,卻是可以調整的。我鼓勵他接受現時聲音的限制,但挑戰自己,積極參與公開表演和比賽,並不以獲獎為目標。結果,獎項當然沒有拿到,但換回的,卻是更寶貴的禮物:他的自信心。

明德的個案稍有不同,他是天生口吃,源自學習遲延; 稍長的句子,大腦處理不及,句子未能一次唸出,腦指揮嘴巴的能力有延遲,中間接不上,出現干擾性口吃。我相信人的腦筋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敏銳,因此我鼓勵明德大聲背誦唐詩、聖經,一星期一篇,每篇一天唸十次,回來堂上表演給我聽。結果他奇跡地克服了口吃。爸爸開心得不得了,送他一輛巴士模型。

樂希和明德一樣,在比賽或表演場中從來都不是最矚目的孩子,難得是他們屢敗屢戰,越戰越勇。一年後,他倆同奪最佳進步獎。小六面試後、樂希順利升讀理想中學。面對新環境,他告訴我,現在跟陌生人說話已不再像從前般害怕,還大方地跟對方打招呼。發育後的樂希,現在是個高個兒少年,風度翩翩,聲帶厚了,很難從他身上找回過去羞怯的痕跡。

他倆的進步都帶給導師們極大的鼓舞。再次證明口才訓練的功效。

克服恐懼

DSCN0125作者:謝家亮

「恐懼」太真實了,以致人們往往害怕在人前發表。志明五年級,每次輪到他出場演說,他懼怕得雙手、雙腿不停晃動,聲音顫抖,我相信他真的怕得要死,以致神經兮兮,別人在笑,他以為對方在取笑他; 老師的指點,變成恐嚇。連番驚嚇下,索性溜之大吉。

對志明和很多其他人來說,別說演說,就是光站在人前,已教人恐懼萬分:像被人強行脫光衣服,孤獨站在刑場,等待受罰,滋味太恐怖了。恐懼就似洪水猛獸,教人退避,甚至自我壓抑,以後再不敢輕易展露自己…

慢著! 若懼怕演說導致人閉塞自己,自我貶抑; 相反暴露人前,則飽受煎熬,令人痛不欲生,則我們有必要正視它 — 這裡存在一個極廣闊的飛躍自我空間,那就是藉演說,克服恐懼、提升自己成為自信、開放、從容、實現自我的人。這裡提供數個克服演說恐懼的重點。

1. 人人皆有演說恐懼症 – 連金牌司儀都出現「一踏上台階,緊張隨之而來」症候,何況你我!不用害怕,你並不孤單。

2. 恐懼是你情緒的一部分 – 面對未知,人會驚恐,以至作出戰鬥或逃避的反應。這是人之本能,是確保人類生存繁衍的必須條件。站在人前,因不知下一步會發生甚麼事,身體便出現自然恐懼反應,用不著驚惶失措。

3. 擁抱你的恐懼 – 西諺有云:若不能拒絕你的訪客,就嘗試接納他吧!每當恐懼來襲,與其抗拒、否認,不如承認、接納:「是的,我真的好驚慌!」接著對恐懼說:「這樣吧,我把你放在身旁,待回我一邊演說,你一邊存在吧,你是我的伙伴。」

4. 多堅持20秒 – 奇妙的20秒。演說時,鎮定也好、緊張也好,總之就是堅持下去,奇妙的事情隨之出現,就是身體慢慢放鬆下來。

5. 實習、實習、實習 – 我的經驗告訴我,能鍥而不捨的學生,最終都能把恐懼克服過去,達到真正享受站在人前,將心中的話,娓娓道來,教聽者神往、講者滿足的境界。努力實習,反復鍛鍊,是不能或缺的。

你跟螞蟻說話嗎?

187作者:謝家亮

小豬(化名)上課是老師的惡夢。任何同學出場演說,他都在旁故意挑剔,攻擊這攻擊那。但一輪到他演說,他突然變成一隻膽小鬼,頭不抬,聲量小得只有他自己聽到。

以為他在搗蛋,故意聲東擊西。但細心觀看,又不像如此。甚麼原因?其實小豬完全缺乏自信及安全感,他利用批評別人來壯大自己,他自己也活在備受批評的環境裡。他說話像螞蟻聲量,是因為他根本不想別人聽到,生怕被批評。

說話膽小是頗普遍的情況,幾乎是每位初學演說小朋友的「通病」。基本原因是未能習慣面對陌生人說話,害怕別人批評。小孩子身處成人世界,一舉一動備受監視,一有不慎,不免喝罵,試問如何自信?後來小豬考演說,害怕得胃抽筋,幾經辛苦才讓他安靜下來,順利完成考試。

所以,包容、鼓勵是第一步。其次,是聲量練習。我叫小豬領會聲量變化,方法是叫他跟我試大聲和小聲的區別,同時模仿他小聲,讓他也知道原來聲音太小,叫所有人都聽不明白,實在可惜。最後,當小豬稍有進步,便大加讚賞,教他逐漸重建信心。

當然,大人提供安全環境,不濫加批評,是建立孩子自信的關鍵。我認識一些家庭,父母溫和,子女柔順,一家人和諧溫馨,好不快樂,簡直羨煞旁人。其實子女是父母的拷貝,父母如何、子女就如何。父母一家上教會的,一家人沐浴在宗教和諧氣氛中,最能造就各人。

世上有三類人

20100515457作者:謝家亮

世上有三類人:

1.    有夢想又敢於說出來的人
2.    有夢想但不敢說出來的人
3.    不知要說甚麼的人

第三類人不談也罷。第一類和第二類的人都擁有夢想,但他們是屬於兩個層次的人,而且級數是天和地之分。關鍵在一個說、一個不說。

有夢想而不說出來的人,夢想是空想,為什麼?第一,今天世界講求團隊合作,任何夢想的完成跟與人合作密不可分,你不說出來,人家如何明白支持呢?結果夢想長年只留在腦袋打轉,變成空想。

第二,很多人不知道語言(即說出來) 是成就夢想的必須階段。人類歷史每一項偉大創造,過程中必須經歷三個成型階段。就以建立金字塔為例。第一階段,是思想上成型。創造者先在思想上成型了金字塔的雛形。這是創造的原始。第二階段,是溝通上成型。創造者跟建築師、融資者、材料供應商以致建造工人等溝通,令金字塔的具體形態更趨成熟。最後階段,是具體上的成型,就是今天我們看到,巍峨聳立在埃及荒漠的宏偉金字塔。

文字符號的重要價值,在於把零碎的思緒、不著邊際的奇想作一次有意識的組合,再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。相比文字,語言更富革命性,它在文字基礎上,加上聲音和情感,為文字符號賦予全新的生命力。厚厚的一本施政報告,沒有多少人會看,但特首的片言隻語,卻街知巷聞,原因就在此。

習慣把你的構思、奇想、甚至幻想說出來與人分享,是你的成就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