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SCN0880作者:謝家亮

有時學院接受家長查詢,對個別家長的要求真感莫名其妙。一幼稚園家長問:你的課程能否保證我的孩子在XXX演說比賽取得獎項?我心想:除非收買評判!? 也有家長對常規演說班不感興趣,但要求我們開賽前精修班,「我的孩子天份很高,你們最好每月都安排他出外參加比賽!」

誠然出外作賽是演說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學員日常上課,練基本工夫; 出外比賽,是積累出大場面的經驗,同時也驗證自己的能力水平到哪裡。有些同學平時懶散,唯獨比賽考試才認真,比賽對他們是催化劑。比賽也開了同學的眼界,觀摩別人的出色作品,也讓他們看到演說能力具備廣泛用途的特質。這一切都是好的。

但香港家長出名忙碌,孩子也弄得很忙碌。在快、靚、正和目標為本的主流意識下,學演說反過來變成為比賽服務。香港孩子久經沙場,倒沒有出現明顯壓力狀況(?!),但後遺症卻出現三個。一,孩子享受演說的樂趣減少了; 二,他們不一定在日常生活養成樂於發表的性格,“要麼就爭競,不然就金口免開!” 。三,比賽的效果不一定好。上述家長的孩子就因為平常操練不足,出賽前在家練習還是好端端的,一出場就因怯場而走樣了。為什麼?演說常規班的孩子,習慣了對著觀眾(別的孩子、老師)演說,面對大場面較從容,表現自然較優。

誰不想一蹴即至,但學演說不是叮微波爐,過急反而不美。家長該抱以下心態:學好演說,孩子日常對陌生人不會膽怯,可以從容應付,這已經賺了,再贏比賽是錦上添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