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上也學講說話

IMG_1476作者:謝家亮

一齣荷里活獲獎電影「皇上無話兒」,牽起全城學習演說熱潮。電影中,口吃害羞的英皇,面對無情納粹入侵者,求教專家學講說話,結果不但克服口吃,還發表演說,振奮英國國民,憑一張嘴巴,成功擊退敵人。

學講說話,應付面試
現實中,害羞的「英皇」無處不在。謝家亮說話訓練學院院長謝家亮表示,踏入2011年,報讀升中和升小面試的學生有增無減,「由於出生率回復上升,加上教育局縮班過度,學位買少見少、家長都十分擔心子女入讀不了心儀的學校。」該學院教授的面試班首重說話表達能力,包括公開演說、即席回應陌生題目,看圖說故事和自選故事等。

拍攝同學表現,即場重播
課程的另一賣點是導師會即場拍攝學生的說話表現,即時重播,指點表現,讓緊張家長知道子女進度。除面試班外,學院暑期還提供小律師、小空姐、小主播、未來CEO、全球領袖和通識辯論等多面向、高角度中小幼課程。

演說家訓練,建立自信
學院皇牌課程兒童演說家,歷年訓練演說專才無數。「家長越來越發現,孩子的自信、自尊感和說話能力都增加了,對長遠成長發展極為有利。」提早報讀暑期課程享有多重折扣。各班均設限額,額滿即止。

寫作與演說結合

IMG_2678作者:謝家亮

香港家長對子女學業最關心的方面,無外乎是他們的閱讀理解及文字寫作能力。但是,良好的表達能力同樣重要。寫作與演說,孰輕孰重,如何取捨?我認為,這不是一個難題,兩者的學習、訓練可以結合起來,互相促進,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我專門研發了名為「謝SIR讀寫聽說教室」的課程,就是針對「寫作與演說相結合」的實踐。在教學過程中,學生們的閱讀理解、文字寫作能力都有進步,並且,演說的興趣和技巧都得到大幅提升。
「讀」「寫」「聽」「說」作為語言學習的四大方面,既互相獨立,又彼此關聯促進:「讀」「寫」「聽」是更為清晰有力的「說」,而「說」又促使「讀」「寫」「聽」更具目標。在課堂上,「讀寫聽說」四向平均發展,學生不僅閱讀典範文章、分析文意,並且抽取文中精華,進行模仿寫作,強化學習。最後,同學們把自己精心寫就的作品公開演說,鍛鍊表達技能。
小晴在參加過三堂「謝SIR讀寫聽說教室」後表示,自己特別喜歡的部份就是「寫」與「說」,能把課堂上學到的優美詞句寫進文章中,給文章增添色彩,還能把自己精心完成的作品在課堂上展示出來,是一件十分有趣並且好玩的事情!從小晴的分享中不難看出,「說」,也就是表達訓練,促進了「讀」「寫」「聽」部份的學習興趣;而通過之前「讀」「寫」「聽」的訓練,「說」才能更加精彩有趣。因為可以把自己所學展示出來,與老師和同學的分享,並且獲得肯定,學生會對寫作與演說越來越感興趣。而興趣是學習一切知識技能的最佳導師,孩子們對所學充滿熱愛,還怕學不好嗎?
寫作與演說相結合,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平面習作,而是能表演、能分享,能激發學生興趣,產生影響力的立體創作!

小一面試的疑惑

DSCN0249作者:謝家亮

小強媽媽哭喪著臉找我,小強哥哥唸蔡XX小學,乃一條龍學校,令人好生羨慕。

”可惜小強不爭氣,皮膚黑黑實實、又不說話,人地以為他鬧情緒,不善溝通。”結果一連7所小學的面試,都不幸敗北。媽媽憂慮萬分,面容扭曲,好像天快要蹋下來。回頭看小強,面容好像他媽媽的翻版。媽媽嘆息,他也嘆息。小小年紀,不知到底明白得多少。只是媽媽擔心,他也受到傳染。

常說香港的小孩日子越來越不好過,未及小學已經必須十八般武藝。鋼琴、武術、芭蕾、游泳,還要參加各樣比賽,儲存證書,又參加面試班。到升小大日子臨近,家長採取大包圍策略,正選三所,副選三所,當作正選的賽前熱身。孩子每個週末的必備節目,就是到不同學校面試。

但父母忽略了一個重要事實:孩子的心情,往往受父母影響。新生代家長,急功近利,每次面試前,都硬塞孩子各種要求,例如見到校長必須擁抱他,說聲:校長我愛你! 孩子若不就範,就加以責備,令孩子倍感壓力。對孩子來說,面試再不是娛樂節目,而是夢魘! 隨著一所一所學校的拒絕,家長越發抓狂,孩子就越遭殃。曾有孩子因情緒大受影響,索性在面試時一言不發。

小強告訴我他很累。天呀! 他只有五歲。我知道小強在正常狀態不可能表現差劣。我建議他媽媽改變策略,就是連續三星期,家中上下,甚麼面試都不要提,一家人開開心心到外地旅行散心,重燃家庭溫暖,重塑家人歡笑。結果,三星期過去,小強整個人脫胎換骨,面上重現歡笑和光彩,我問他有信心嗎?他說:有。他重叩蔡XX小學,這一次,他順利過關了。

孩子不是成人,沒有機心和假裝,喜歡就喜歡,不喜歡就不喜歡。小學校長希望看到的,就是自然、從容、主動、具朝氣、喜樂的孩子。但父母生吞活剝,逼迫孩子,反而壞了大事。正確的做法,應該是多和孩子說話,提升他的溝通能力,與其臨急參加面試班,不如在他K2時,安排他參加持續的說話訓練,而且切忌一曝十寒,東學西學。到正式面試前,反而大家都放輕鬆,令孩子不抗拒面試。這樣情況下的孩子,在面試時都有很優秀的表現。

輸在起跑線又何妨

DSC_0003作者:謝家亮

跟香港最知名中學校長會面,談起港式尖子的學習能力很突出,內心卻暗湧處處。有女生過份挑剔自己,結果患上厭食症; 同學之間互相競爭,難言知己; 測驗成績派下來,馬上把分數蓋注,不讓其他同學看見。學校將大部份資源放在學業成績最前列的少數同學身上,成績稍欠的則拒諸門外。就以香港學校朗誦節為例,學校只容許表現最佳的同學參加,並外聘導師專門訓練,呵護有加; 這讓成績稍次的學生看在眼裡,酸在心裡。

香港家長,尤其是年青家長,最擔心自己孩子「輸在起跑線上」。自出生起,便出盡法寶,誓要把孩子送進名校。名校學位難求先不說,就是能成功進駐名校,孩子禍福如何,仍然是未知之數!能否追上成績是其一,能否適應壓力是其二,能否覓得知心好友是其三。孩子IQ發展爆燈,EQ卻發育不良,人際溝通技巧乏善足陳。這對孩子未來,是好事還是壞事?

林肯總統僅受過十八個月的非正規教育,但他的辯才與領導力是世人共知的; 國家主席習近平因民革耽延的上大學的時間; 李嘉誠羨慕兒子能入讀著名大學,因他自己連入讀正式中學的機會都沒有。這些成功人物的起點以現今家長的標準看,都輸在起跑線上!但這又何妨呢?

人的學習是一生的,稍稍遭遇幾個挫折,算得甚麼?反而挫折使人成熟,使人珍惜成功的寶貴,孩子的學習歷程才完整。孩子在讀書階段風調雨順,取得了數個名牌大學的博士學位,但回來投入社會謀生時,他還是必須從低開始的,學習面對人際、面對危機,面對逆境等等。這都是博士學位沒有教、及在風調雨順的年月中無法經歷的。假若起跑線從這裡才算起,他算領先還是墮後?

所以,問自己:輸在起跑線又何妨?最重要是永遠保持學習精神,和打不死的態度。

演說幫到你…

DSCN0853作者:謝家亮

將你的夢想跟一個人分享,是交心; 跟數個人分享,是發表; 跟成千上萬的人分享,是演說。三者所需的基本技巧,大同小異,但效果卻大異其趣。當然,當中的區別,在乎你的夢想是否夠大、膽識是否過人。奧巴馬就是憑三寸不爛之舌選總統。開始跟老婆、接著跟智囊,最後由小眾到美國全國,將總統寶座「說」回來的。

一般人對演說藝術認識不深,覺得遙不可及。就以家長為例,一般報讀演說家課的報讀原因,不外想子女說話大膽些、有點風範; 而且說話時較有組織、有結構,非「吹水」(即話一大堆,卻沒有條理)。

但演說訓練能產生的效果遠不止此。演說是建立一個人素質的最實際途徑。孩子對自己和對未來的信心,在乎他今天面對人群時如何反應。他的反應是驚恐的,他對未來的期待是猶豫的; 反應是興奮的,他對未來的期待是光明的、對自己是有把握的。當孩子對人對己有信心時,他的世界觀是廣闊的、行動力也是強大的。

演說也是最符合香港以及整個西方商業社會「國情」的訓練。澳洲大堡礁全球招請最高薪管理員、微軟招請Windows7推廣員,招聘條件都是應聘者須先自拍演說片段,吸引評判。萍果電腦出I-Phone,掌陀人喬布斯親自現身Present,又是演說技巧「食餬」。

眼仔睩睩

IMG_2929作者:謝家亮

眼神運用是一般人較少關注的事情。眼神運用得宜,是畫龍點睛,教人心領神會,不用多言也能傳達意思。我親眼見過兩位成人,一位人稱「金牌培訓人」,另一位從事配音工作。有趣的是,他們演說時都沒有運用眼神與聽者交流。我稱呼這叫:只顧望空氣、不望人。

我吩咐孩子練習演說時,眼睛一定要看著我,不能眼神凌亂、失去焦點。演說跟朗誦不同,它是實時地利用說話技巧與觀眾交流,而眼神就是最基本、最原始的溝通媒介。為何演說者說話內容堅實、語調親切,就是差了一點點神采,好像演說者跟自己很有距離的?關鍵就是沒有巧妙地運用眼神。

Peter仔演說時神色慌張,內容已不熟悉,害怕忘記。此刻恐懼已完全佔據他,無暇留意現場有觀眾。更糟的是,當他稍一定神,卻突然發現前方有數十對眼睛注視著他時,他嚇得心臟幾乎停頓了。

我棒喝:Peter仔,眼睛看著我!接著,我用柔和眼神和點頭示意方式,一邊安靜他的情緒,一邊帶引他完成餘下的演說。這才是眼神交流,雖然這次是觀眾(我) 反過來帶領演講者。現在Peter仔已經漸入佳境,不再害怕運用眼神了。

小孩子的認知世界很狹窄,他不能一面說話、一面照顧在座眾觀眾。所以幼稚園小孩的演說對象不管是一道牆,還是一群人,他的表現是一致的。但是,雖然他不能與觀眾進行眼神交流,他還是可以利用眼神作各式各樣的神情表達。

進廷每次朗誦節的成績都是「梗頸」,從未奪冠。我留意進廷的演繹方式,他聲音靚、聲底厚,身段穩定,理應坐亞望冠; 只是他從不懂運用眼神強化演繹。我教進廷細味誦材意境,兼用眼神、表情、語調做綜合表達。雖然賽前他患上感冒,影響聲音運用,但生病的他,仍勇奪冠軍。可見眼神是終極演繹。

今日開始,嘗試說話時多使用眼神輔助,多凝望對方,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。

孩子口吃怎辦?

P1060248作者:謝家亮

“我的孩子好怕醜,說話口窒窒,將來唔知點算?”明德的爸爸時常埋怨。明德很用功,上課很專注,功課做足; 一切都很好,就是有口吃。他的情形是先天的。

我的學生中,口齒不清的有兩位,各有不同理由。一個先天,一個後天。與明德不同,樂希的口吃源自心理因素。他平時很少說話,一到演說就十分緊張,說話急速; 加上踏入青春期,正處於變聲階段,不能大聲說話,以致發音十分含糊,人家無法聽懂。覺得自己說得不好,人便更緊張,說話更急速,形成惡性循環。

處理樂希的個案,有可為有不可為。青春期生理變化,他的聲音陰陽怪氣,時而尖時而沉,這種現象不能一時改變。但是樂希的怯懦性格,卻是可以調整的。我鼓勵他接受現時聲音的限制,但挑戰自己,積極參與公開表演和比賽,並不以獲獎為目標。結果,獎項當然沒有拿到,但換回的,卻是更寶貴的禮物:他的自信心。

明德的個案稍有不同,他是天生口吃,源自學習遲延; 稍長的句子,大腦處理不及,句子未能一次唸出,腦指揮嘴巴的能力有延遲,中間接不上,出現干擾性口吃。我相信人的腦筋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敏銳,因此我鼓勵明德大聲背誦唐詩、聖經,一星期一篇,每篇一天唸十次,回來堂上表演給我聽。結果他奇跡地克服了口吃。爸爸開心得不得了,送他一輛巴士模型。

樂希和明德一樣,在比賽或表演場中從來都不是最矚目的孩子,難得是他們屢敗屢戰,越戰越勇。一年後,他倆同奪最佳進步獎。小六面試後、樂希順利升讀理想中學。面對新環境,他告訴我,現在跟陌生人說話已不再像從前般害怕,還大方地跟對方打招呼。發育後的樂希,現在是個高個兒少年,風度翩翩,聲帶厚了,很難從他身上找回過去羞怯的痕跡。

他倆的進步都帶給導師們極大的鼓舞。再次證明口才訓練的功效。

聲音太細了!

IMG_4905作者:謝家亮

「我的孩子好怕醜,說話口窒窒,將來唔知點算?」明德的爸爸時常埋怨。明德很用功,上課很專注,功課做足; 一切都很好,就是有口吃。他的情形是先天的。

我的學生中,口齒不清的有兩位,各有不同理由。一個先天,一個後天。與明德不同,樂希的口吃源自心理因素。他平時很少說話,一到演說就十分緊張,說話急速; 加上踏入青春期,正處於變聲階段,不能大聲說話,以致發音十分含糊,人家無法聽懂。覺得自己說得不好,人便更緊張,說話更急速,形成惡性循環。

處理樂希的個案,有可為有不可為。青春期生理變化,他的聲音陰陽怪氣,時而尖時而沉,這種現象不能一時改變。但是樂希的怯懦性格,卻是可以調整的。我鼓勵他接受現時聲音的限制,但挑戰自己,積極參與公開表演和比賽,並不以獲獎為目標。結果,獎項當然沒有拿到,但換回的,卻是更寶貴的禮物:他的自信心。

明德的個案稍有不同,他是天生口吃,源自學習遲延; 稍長的句子,大腦處理不及,句子未能一次唸出,腦指揮嘴巴的能力有延遲,中間接不上,出現干擾性口吃。我相信人的腦筋可以通過訓練變得更敏銳,因此我鼓勵明德大聲背誦唐詩、聖經,一星期一篇,每篇一天唸十次,回來堂上表演給我聽。結果他奇跡地克服了口吃。爸爸開心得不得了,送他一輛巴士模型。

樂希和明德一樣,在比賽或表演場中從來都不是最矚目的孩子,難得是他們屢敗屢戰,越戰越勇。一年後,他倆同奪最佳進步獎。小六面試後、樂希順利升讀理想中學。面對新環境,他告訴我,現在跟陌生人說話已不再像從前般害怕,還大方地跟對方打招呼。發育後的樂希,現在是個高個兒少年,風度翩翩,聲帶厚了,很難從他身上找回過去羞怯的痕跡。

他倆的進步都帶給導師們極大的鼓舞。再次證明口才訓練的功效。

克服恐懼

DSCN0125作者:謝家亮

「恐懼」太真實了,以致人們往往害怕在人前發表。志明五年級,每次輪到他出場演說,他懼怕得雙手、雙腿不停晃動,聲音顫抖,我相信他真的怕得要死,以致神經兮兮,別人在笑,他以為對方在取笑他; 老師的指點,變成恐嚇。連番驚嚇下,索性溜之大吉。

對志明和很多其他人來說,別說演說,就是光站在人前,已教人恐懼萬分:像被人強行脫光衣服,孤獨站在刑場,等待受罰,滋味太恐怖了。恐懼就似洪水猛獸,教人退避,甚至自我壓抑,以後再不敢輕易展露自己…

慢著! 若懼怕演說導致人閉塞自己,自我貶抑; 相反暴露人前,則飽受煎熬,令人痛不欲生,則我們有必要正視它 — 這裡存在一個極廣闊的飛躍自我空間,那就是藉演說,克服恐懼、提升自己成為自信、開放、從容、實現自我的人。這裡提供數個克服演說恐懼的重點。

1. 人人皆有演說恐懼症 – 連金牌司儀都出現「一踏上台階,緊張隨之而來」症候,何況你我!不用害怕,你並不孤單。

2. 恐懼是你情緒的一部分 – 面對未知,人會驚恐,以至作出戰鬥或逃避的反應。這是人之本能,是確保人類生存繁衍的必須條件。站在人前,因不知下一步會發生甚麼事,身體便出現自然恐懼反應,用不著驚惶失措。

3. 擁抱你的恐懼 – 西諺有云:若不能拒絕你的訪客,就嘗試接納他吧!每當恐懼來襲,與其抗拒、否認,不如承認、接納:「是的,我真的好驚慌!」接著對恐懼說:「這樣吧,我把你放在身旁,待回我一邊演說,你一邊存在吧,你是我的伙伴。」

4. 多堅持20秒 – 奇妙的20秒。演說時,鎮定也好、緊張也好,總之就是堅持下去,奇妙的事情隨之出現,就是身體慢慢放鬆下來。

5. 實習、實習、實習 – 我的經驗告訴我,能鍥而不捨的學生,最終都能把恐懼克服過去,達到真正享受站在人前,將心中的話,娓娓道來,教聽者神往、講者滿足的境界。努力實習,反復鍛鍊,是不能或缺的。

你跟螞蟻說話嗎?

187作者:謝家亮

小豬(化名)上課是老師的惡夢。任何同學出場演說,他都在旁故意挑剔,攻擊這攻擊那。但一輪到他演說,他突然變成一隻膽小鬼,頭不抬,聲量小得只有他自己聽到。

以為他在搗蛋,故意聲東擊西。但細心觀看,又不像如此。甚麼原因?其實小豬完全缺乏自信及安全感,他利用批評別人來壯大自己,他自己也活在備受批評的環境裡。他說話像螞蟻聲量,是因為他根本不想別人聽到,生怕被批評。

說話膽小是頗普遍的情況,幾乎是每位初學演說小朋友的「通病」。基本原因是未能習慣面對陌生人說話,害怕別人批評。小孩子身處成人世界,一舉一動備受監視,一有不慎,不免喝罵,試問如何自信?後來小豬考演說,害怕得胃抽筋,幾經辛苦才讓他安靜下來,順利完成考試。

所以,包容、鼓勵是第一步。其次,是聲量練習。我叫小豬領會聲量變化,方法是叫他跟我試大聲和小聲的區別,同時模仿他小聲,讓他也知道原來聲音太小,叫所有人都聽不明白,實在可惜。最後,當小豬稍有進步,便大加讚賞,教他逐漸重建信心。

當然,大人提供安全環境,不濫加批評,是建立孩子自信的關鍵。我認識一些家庭,父母溫和,子女柔順,一家人和諧溫馨,好不快樂,簡直羨煞旁人。其實子女是父母的拷貝,父母如何、子女就如何。父母一家上教會的,一家人沐浴在宗教和諧氣氛中,最能造就各人。